行銷業務人必知的分析三法,了解何時運用演算法,何時相信直覺日期:2023/6/1

行銷與銷售單位都知道要運用分析法來進行決策,但隨著可以蒐集的數據愈來愈繁複,以及分析方法愈臻完善,你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運用哪一種分析方法才合適嗎?

關於本文藝術作品/視覺藝術家安德魯.史特勞斯(Andrew Strauss) 運用演算法和程式碼,藉由自動化生成系統,重新想像什麼是抽象、重複性,與圖形。


高階的分析法可以協助公司解決多種管理問題,包括和行銷、銷售、供應鏈運作相關的問題,從而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。例如,公司若將個別顧客的行為和偏好建模,並提供客製化產品,而且產品價格盡可能接近購物者願意支付的價格點,同時降低個別交易的服務成本,如此便可以整合各種決策,並優化整個價值鏈。 但是隨著可用的數據增多,以及高階的分析法更加完善,經理人可能苦於不知該於何時、何地、將機器納入業務分析到什麼程度,以及在根據數據做決策時,應該運用自身的判斷到什麼程度。他們必須回答的問題是:從以人為中心的傳統方法,轉變為更大程度仰賴分析法和決策自動化,什麼時候這麼做是合理的?我們可以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? 我們兩位作者之一(法布里齊歐)創建一種實務做法,能協助客戶使用人工智慧(AI)將訂價和供應鏈決策自動化,以優化績效;另一位(達斯)是學者,設計一門企管碩士(MBA)課程,其中包含一些實地案例,專門用來說明如何使用AI來增強行銷、銷售和支持各種職能。我們合力設法了解如何發揮人和機器的最大潛力,以做出最好的商業決策。


本文觀念精粹

挑戰:隨著可用的數據增多,以及高階的分析方法更加完善,經理人可能苦於不知應在何時信任機器、何時信任自己的直覺。


差別:人類比較擅長做出需要直覺和模糊解析的決策;機器則在需要演繹、精細度和可擴展性的決策上,表現優秀許多。


指引:作者提供的架構,可以根據決策類型和可用的數據來建議最佳的分析方法,並說明人機之間如何平衡。


一般來說,人在直覺和模糊解析(ambiguity resolution)領域的能力比較強;機器在演繹、精細度(granularity,或稱粒度)和可擴展性方面的表現要優越許多。你要如何找到恰當的平衡?常見的分析方法有三種:描述性(descriptive),決策主要由人做出;預測性(predictive),由機器判定可能的結果,但由人選擇要走哪條路;以及規範性(prescriptive),這通常表示由機器自主管理。本文說明應在何時和如何使用每種方法,並檢視當中的權衡取捨和受到的限制。(雖然本文的重點放在行銷和銷售職能,但這些原則的應用範圍可能更廣。)

插畫/安德魯.史特勞斯(Andrew Strauss)


三種分析方法

機器在這些分析方法中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:從協助經理人了解業務情況的工具,到支援經理人做決策的輔助工具,再到負起做決策的責任,以減輕經理人在這方面的負擔。我們來逐一探討。


描述性:匯總觀察

經理人使用描述性分析法〔這通常稱為「商業智慧」(business intelligence)〕,是在運用機器來理解歷史數據當中的模式。他們基本上是在問:「請幫助我理解發生了什麼事。」機器在這方面提供的協助,通常以儀表板的形式呈現,凸顯輸入和輸出的績效變數,讓經理人根據觀察到的歷史事實,決定要「調整哪個項目」和「調整多大的幅度」。


描述性分析法的重點在於理解過去,以取得資訊來研判未來。過去的數據是具體、清楚、確定的,而且這種方法植根於可驗證的客觀事實。我們預期,描述性分析法依舊會是企業經理人日常經驗的一部分。但人類無法處理大量的精細數據,因此必須依賴高度匯總的資訊。而根據那些數據做出的決策,本質上往往是粗略的,還需要進行一個重要步驟,那就是推斷過去的趨勢,並展望這些趨勢在未來的發展。


此外,描述性分析法往往過度依賴內部的交易數據,而這是成本最低、最容易獲得的數據。和顧客有關的數據〔例如淨推薦者分數(Net Promoter Score)〕、市場調查數據等外部數據,取得成本較高且耗時,也很難即時分析和整併。因此,描述性分析法最常使用的數據類型,是內部變數和產業的績效變數,這些變數是我們在過去觀察到的事實。經理人出於某種本能,會用本身的經驗或學得的智慧來補充一些回顧型的數據,尤其是在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診斷時。因此,描述性分析法在很大的程度上,取決於特定決策者的直覺,以及他們克服自身偏見的能力,例如不會專挑那些驗證了預先存在觀點的數據,以克服偏見。


設計良好的規範性模型可以帶來更大的財務報酬和更好的業務績效。然而建置模型可能非常昂貴且複雜。



簡單來說,描述性分析法往往缺乏外部的視角,也受限於高層次的匯總作業。擁有商業智慧工具的經理人,依靠過去的經驗和高層級的模式識別(pattern recognition),用過去的情況來展望預判未來,而這常是仰賴本身的直覺來進行。這可能導致他們一再使用歷經時間考驗的方法去解決問題,而不是尋找創新的新途徑。儘管這種方法存在主觀性的問題,但人們仍廣泛使用,因為開發和執行這種方法相當簡單且便宜。而且它仰賴人類進行意義建構(sensemaking),這正好落於大多數在類比世界中成長的經理人的舒適區內。


預測性:對未來的看法受到限制

預測性分析法是指,由機器判定在某種特定情況下,輸入變數的不同組合會產生的一種或多種可能結果,這提供經理人一些見解,用以選擇預期結果最能達成目標的行動方案。預測性分析法可用於預測輸贏、計算價格彈性、預測行銷行動對特定顧客的影響,以及動態地將顧客歸入不同的市場區隔中。這種預測能讓經理人仔細深入檢視情況,並在交易和戰術的層次上做出決策,而不像描述性分析那樣通常局限於高層次的決策。


預測性分析法在結構上有限制。我們幾乎不可能非常確定地預測未來的需求(更不用說預測未來本身)。此外,即使預測個別的輸入變數,也可能非常複雜:例如,若要預測天氣、競賽和供應商的績效等變數,可能需要它們自身的預測模型。這些模型不僅難以建構,也存在問題,因為輸入和輸出的變數往往互相影響,迫使經理人必須同時預測輸入和輸出變數。

插畫/安德魯.史特勞斯(Andrew Strauss)


可以建模的輸入變數的數量,以及可以達到的精細程度,也都有限制。雖然通常有許多因素會影響購買決定,但迴歸(regression)、集群(clustering)和時間序列預測等常見的預測技術,通常只用到一小組變數。這是因為模型要有效,所用的變數必須彼此獨立,互不影響,但加進更多的輸入變數之後,會製造複雜的相互依存關係,使得模型在統計上不適用。此外,為了做出更精細的預測,企業必須蒐集更精細的數據。例如,若要預測特定產品的銷售量,就必須搜集庫存單位(SKU)層次的數據,而不是產品類別層次的數據。


預測性分析法的另一個問題,是數據科學家和商業科學家在目標上的分歧日益擴大。數據科學家專注於提高統計的嚴謹程度,商業科學家則專注於優化分析法,以改善業務成果。對數據科學家來說,預測性分析法的目標可能是提高模型的準確性,而對商業科學家來說,目標是對業務帶來影響。商業科學家專注於解釋偽正面或偽負面的經濟影響,以便極大化預測性分析法的效益(偽正面是指,當預測為正面,結果卻為負面;偽負面則是指,當預測為負面結果,且公司決定不採取任何行動,但若把握機會,可以取得正面成果)。例如,在預測性的輸贏分析工作中,偽正面通常導致銷售和行銷的努力徒勞,而偽負面通常會錯失機會或損失業務。只關注提高準確性,可能會降低模型的正面性(這是好結果),卻會有很高的偽負面,因而浪費了機會,並導致整體績效欠佳。


簡單來說,預測性分析法有問題存在。只依賴機器,可能導致業務決策欠佳,並損失獲利潛力。當然,經理人可以利用描述性數據,以人力進行診斷和預測性分析,來提高決策的品質。但是這種有需要就改由人類進行分析的做法,會出現在描述性分析法當中可觀察到的相同類型偏見。


規範性:細化指引

規範性分析法,是指機器根據經理人界定的目標做出決策,進行方式是運用大量的數據,迅速分析市場狀況,並且透過設計和執行大量的低成本實驗與假設情境來學習。雖然它們許多實驗起初可能不是最佳的,甚至完全錯誤,但機器能夠迅速學習,以極快的速度和低廉的成本,愈來愈接近最佳結果的目標。然後它們會告訴經理人需要做什麼,將焦點從輸入(例如確保決策變數的準確性),轉向輸出(例如優化決策對業務造成的影響),同時具體而明確地將風險和經濟成本進行建模。


最佳的規範性決策通常取決於市場預測和不確定性,前者推動創造期望的營收,後者推動產生預期的成本。預測性分析法的重點放在預測出預期銷售的單位數量,卻忽略了需求不確定性的誤差水準。規範性的分析方法會考量這種不確定性,以做出利潤優化的決策,並持續在出現可用的新資訊時調整決策。例如,貨架上庫存較少且物流成本相對較低的零售商,可能會以積極的庫存補充策略,來應對需求上升的可能性。然而,同一家零售商若面對較高的物流成本和市場不確定性,可能會發現比較保守的補貨策略是最佳的,而且可以讓利潤極大化。


相較於描述性或預測性模型,設計良好的規範性模型可以帶來更大的財務報酬和更好的業務績效。然而,建置模型可能非常昂貴且複雜,這麼做需要專用的軟體和硬體解決方案,以及專門的人員專業知識,才能將主管的策略,轉化為數學與機器適用的優化目標和商業規則。


人類在所有這一切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,也就是必須由人來界定商業規則和目標。預測性分析法取決於能否將商業目標、規則和限制,轉化為給予規範性機器的明確指示。如此一來,規範性模型就能夠動態地校準本身的建議,以朝著管理階層指定的方向發展,同時保證得到最佳的結果,以及有系統地履行所有的規則,遵循所有的限制。


何時使用哪種方法

從描述性分析法轉向更高階、成本更高的方法,需要進行成本效益評估。與成本有關的事項,包括蒐集與分析數據所需的基礎設施、專業知識和領導人;效益則取決於是否有機會透過更精細與相關性更高的決策,來取得額外的利潤。


因此,在特定情況中使用哪種方法,取決於兩個因素:可用數據的相關性,以及商業合理性的強度。成功取得人與機器之間的平衡,可以極大化每一種方法的貢獻。


數據:當可用的數據有限,而且不確定性高時,描述性分析法是提供經理人方向指引的最可行選項。隨著做決策的頻率增加,更加精細的可用數據增多,而且數據和問題的相關性提高,更為自主的規範性分析法往往會有最好的表現。介於這兩種情況之間的居中情況裡,只有相關性有限的數據可用,這種情況下預測性分析方法是首選。


商業合理性:提高獲利的潛力,來自於數據驅動的見解可望處理多少低效率的問題。但低效率並不是每個商業問題的特徵。而當它確實是問題時,可能只有不是立即可得的數據能夠處理。因此,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使用高階的分析方法。


選擇分析方法時,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經理人扮演的角色:從知道所有答案的人,轉變為提出正確問題的人。


例如,機器可能會在設定長期策略和創新相關的問題上遇到困難,因為這些問題的初步定義,其實比制定準確的答案更重要。但是,涉及價格、存貨或行銷投資的優化時,分析法能提供公司大好的機會,因為準確的答案更能滿足顧客的需求。以下類型的商業問題,運用預測性方法的效果往往最好:時間跨度較長的商業問題(比如進行規畫),或在更細分的層次上存在高度內在雜訊的商業問題〔比如對顧客關係管理(CRM)進行區隔化〕,或者極端優化導致低邊際效益的商業問題(比如營運維護)。


活動網路公司的降價歷程

庫存過多是常見的問題。庫存必須賣出去,通常是折價出售,這使得降價成為庫存管理的一個普遍且必要的部分。根本原因在於,即使有個理論上完美的預測模型,結構上還是不可能精準預測銷售額。天氣、競爭對手的行動和總體經濟的震盪等因素具有不確定性,因此經理人傾向於維持高庫存水準,以免失去銷售額和顧客。


我們來看看活動網路公司(Event Network,簡稱EN)如何處理這項挑戰。EN在美國各地和加拿大經營禮品與紀念品商店(資訊揭露:EN是法布里齊歐所創的「進化訂價」公司的客戶)。設在博物館、動物園、水族館和其他文化景點的EN商店,客流量有高度的季節性,而且相當難以預測。每個EN店面各自有不同的庫存情況,而通常根據地點(例如舊金山或紐約)、景點主題(植物園的植物)和一年當中的時間(冬天的毛衣),庫存情況會有所不同。這家連鎖店的庫存單位數量高(超過十萬種),對降價管理構成巨大的挑戰。


歷年來,EN運用了全部三種分析方法。以下說明每一種方法如何運作。


方法一:描述性分析法

EN的經理人一開始先使用一種簡單的方法:對於銷售不佳而導致庫存較高的產品,他們提供較大的折扣。為了決定哪些產品要降價和降多少,EN的經理人考慮的指標包括每週的歷史銷售額、庫存水準,以及覆蓋率(以目前的銷售率來看,庫存可賣的天數)等。


例如,要計算持有10,000件、單位成本為10美元的產品的降價幅度,他們將擬議的降價幅度(30%)乘以持有的產品單位數(30%×10×10,000)。他們從覆蓋率最高的庫存單位開始,在庫存單位清單上逐一往下處理,直到用完全部可用的降價預算為止。


這種方法終究不盡如人意,因為它完全仰賴歷史性的內部庫存績效數據。它沒有考慮對消費者需求有重大影響、與顧客或情境有關的因素。


方法二:預測性分析法

接下來,經理人使用以迴歸分析為基礎的技術,對價格彈性最高的產品計算折價(價格彈性是指,在某種價格調整比率之下,銷售量可望發生的變動率)。他們依產品類別、依商店、依週,對歷史價格的歷史銷售量進行迴歸分析,以計算價格彈性。例如,價格彈性為 -2的單位庫存,降價10%會使銷售量增加20%(-10%×-2)。因此,以每件10美元的價格銷售100件,會獲得1,000美元的營收,以此為基準來計算,以每件9美元的價格銷售120件,可賺得1,080美元的營收,表示營收會因此增加8%。他們可以對利潤率和庫存水準等指標進行類似的計算。經理人可以模擬各種情境,以選擇他們喜歡的策略目標,並且根據期望產生的影響,確定最佳的降價組合。這麼做不只考慮到內部的庫存數據,也考慮到顧客需求的預期,因此能考量他們的決策對市場產生的影響。


最佳的降價幅度會因為經理人的目標,而不是因為銷售或庫存水準而發生變化。雖然EN經理人的迴歸模型產生的結果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,但他們發現模型的解釋力相對較低(價格只解釋了產品銷售額變動情況的10%到20%)。這是因為價格以外的其他許多因素會影響銷售,包括天氣、客流量和可取得產品的範圍。將這些變數加到模型中,會產生及時蒐集額外數據的成本。此外,更多的數據會引入更多雜訊,並導致變數之間產生我們不希望會有的相互依存情況,從而加重計算的複雜性。


EN的經理人繼續進行簡單的銷售量和價格的單維度迴歸,不管做得多粗略,因為它產生的結果,優於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獲得的結果。由此產生的績效提升,也增強了EN管理階層使用更高階分析方法的興趣。他們開始願意使用完全不同的方法,以克服預測性分析方法的結構性限制。


方法三:規範性分析法

EN經理人最後使用的規範性分析方法,考慮到影響消費者行為的最廣泛範圍的因素,因而能夠改善前兩種方法。 EN使用多重數據來源,以及機器學習和自動優化等高階技術,因此可以確定在任何特定的時間應給哪些產品打折,以及折扣的幅度。 經理人了解,在這種細分程度和非線性的程度上,幾乎不可能依靠直覺。此外,他們跨越不同分析方法的歷程也讓他們明白,使用自動化和機器學習去理解複雜性,並打造可以長期大幅改善獲利能力的自學系統,這麼做可以帶來哪些效益。


在成本效益分析中,描述性分析法是「低痛苦/低效益」的方法。在可用的數據有限,且結果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下,這種分析法最適用。雖然每個決策帶來的絕對經濟影響可能非常高,但由此產生的績效改善,不足以合理化有必要進行投資,以納入機器的輸入數據,用來增強預測和決策的品質。另一種極端的情況是,有大量的數據可用,而且有機會在每個單一預測中加強經濟影響,並具有高度的確定性,那麼採取規範性分析法是最合理的,因為如此取得的高投資報酬,合理化了這種方法相對較高的複雜程度與成本。在這些情況中,個別決策的絕對經濟影響通常並不高,但做出的決策數量、每個決策帶來正面成果的潛力,以及隨時間推移而對結果具有較高的確定性,這些因素結合起來,使投資於規範性分析法非常值得。預測性分析法最適合居中的區域。


人機各司其職

選擇分析方法時,務必要重新思考經理人扮演的角色:從知道所有答案的人,轉變為提出正確問題的人。把問題建構好,然後就可以交給機器去解決;建構問題仍舊是完全屬於人類的能力。但經理人可以明智地將一些控制權交給機器。選擇最佳的方法時,主要的考慮因素已知且明確:數據的相關性和可取得性,以及是否有潛力可以因為投資於更精密複雜的分析方法,而改善對業務帶來的影響。


人類和機器擅長不同的任務:人類擅長處理數量有限的數據,並在不熟悉的情境中運用直覺;機器則擅長做出於時間或空間中一再重複的決策,以及在充滿豐富數據的環境中做決策,不管數據的細分和稀疏程度如何。如果在高度模棱兩可的情況下能取得的數據太少,或者存在相互衝突的目標,因而限制了能夠從數據中推斷的結論,那麼機器就很難產生貼切的結果。但若複雜的問題有豐富的相關數據,而且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顯著改善業務績效,經理人就應該購買或建構合適的機器,並設定恰當的目標,讓機器發揮所長。


文章來源:哈佛商業評論 5月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