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轉型如何才有績效--把恐懼心理轉為生產力的四大要訣日期:2024/6/25

許多企業都想要引進人工智慧(AI),將各項流程自動化。但這往往造成員工恐慌,擔心自己被取代。領導人可參考4項更具包容性的AI實務,不但能提升長期績效,也讓員工更能全心投入工作,且更有生產力。


插圖/柴德.哈根(Chad Hagen)

人工智慧(AI)讓你的員工提心吊膽。愈來愈多要求高度智慧、原本只能由人類執行的任務,如今改由機器代勞,你的員工因此覺得比以往受到更多排擠,自身重要性也更低。而且這個問題愈來愈嚴重。

根據市場研究公司Vanson Bourne80%的組織表示它們最主要的科技目標是超級自動化,也就是盡可能把更多商業流程徹頭徹尾地自動化。高階主管在追求這個目標時,往往不會考量員工的回饋意見——儘管目標一旦達成,這些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將會受到最大的衝擊。但我數十年來對企業採用新興科技的研究一再證明:最精明的領導人會在採用科技的過程中,優先考量讓基層員工參與。

當員工被排除在採用過程之外,他們會變得排斥與AI合作,完全無法信任AI的能力,即便運用AI可以帶來正面的改變也不願意接受。話雖如此,人類與AI協作只要做法正確,會是最有前景的工作方式。要引進與運用AI,這類協作未必是最快速、最便宜或最容易的方法,然而不協作會排除員工,也完全不可行。舉一個紐約大學網路安全中心(NYU Center for Cybersecurity)研究人員提供的例子,這個研究團隊使用一套GitHub開發的程式碼自動生成工具Copilot,在沒有人類程式設計師參與的情況下,寫出1,692個軟體程式,結果40%的程式出現嚴重的安全漏洞。

本文將探討哪些因素阻礙領導人將基層員工容納到AI專案、領導人應該如何示範包容行為,以及組織該做哪些事來開發容納員工的AI實務。這些實務能使你的長期績效更有機會得到改善,也能使你的員工更有機會心情愉快、有生產力、全心投入工作。

本文觀念精粹

問題:當員工被排除在AI採用過程之外,他們會變得排斥與AI合作,完全無法信任AI的能力,即便運用AI可以帶來正面的改變也不願意接受。

原因:80%的組織表示它們最主要的科技目標是超級自動化,即盡可能把更多商業流程徹頭徹尾地自動化。高階主管在追求這個目標時,往往不會考量員工的回饋意見——儘管目標一旦達成,這些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將會受到最大的衝擊。

解決方案:AI轉型需要經常在跨領域的事業單位之間,將人與人連結起來。將基層員工容納到AI專案中,會使你的長期績效更有可能得到改善,也會使你的員工更有可能愉快、有生產力、投入工作。

自在面對AI

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深度參與,就無法將每一位員工容納到AI採用的過程中。但企業領導人經常問我,他們自身並不具備相關科技的專業,如何才能夠引導一場以AI為基礎的轉型?

其實企業領導人不需要成為AI專家。只要能夠看出AI科技對組織及其利害關係人的好處,這樣的AI熟悉程度就已足夠。公司部署AI之後,領導人必須學習如何授權與推動人類與AI協作(human-AI collaboration)。舉例來說,領導人要能夠從日常工作流程找出進行AI整合的機會,也要能夠預期這項科技對於團隊與專案的潛在好處。簡而言之,他們的AI領導是現在進行式,學習必須融入其中。

在我開設的進階領導課程中,有些高階主管會很疑惑自己是否也要成為專業的程式設計師,才能做到有效的領導。然而他們需要的不是程式專業,而是對於相關科技的基礎理解。

了解AI基本面

大部分經理人都知道,AI工具是一種具備自動學習能力的運算系統。他們了解AI可以從大型數據集學習,進行模式辨識與問題解決。他們可能已經看到AI被放到許多不同的組織用途上:掃描求職者履歷、評估員工績效、將任務排程最佳化、管理庫存,以及將重覆性的任務自動化,讓員工能夠探索新構想、推動創新,而不是做枯燥乏味的工作。AI的學習能力,即運用演算法來處理新數據,然後根據這些數據來改變資訊運算的方式,讓它能夠與人類智慧相提並論,然而有太多企業領導人默默認定AI能接手幾乎任何一項人類工作。

AI的學習能力讓它能夠與人類智慧相提並論,然而有太多企業領導人默默認定AI能接手幾乎任何一項人類工作。

真實狀況則是,AI無法像人類一樣思考,也不是那麼有創意。首先,AI無法生成全新的構想,它的構想都在人類餵給它的數據集裡。就連最先進的AI系統也無法從學習來推測「意義」,那是人類的專利。它們無法做出類比,也無法領會文化與脈絡上的細微差異。人類能夠聽出商業對話的深層意義與複雜的細微差異,AI卻無法分辨說出來的意思和真正的意思在什麼時候會發生矛盾。舉例而言,AI會將「這就是你的提議?」解讀為單純在請求確認提議的內容;但是大部分人類都聽得出來,說這句話的人對提議內容不太滿意。

熟悉AI程度恰到好處的企業領導人,會體認這項科技能夠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組織的整體運作,但也必須認清AI不能完全取代人類;而且最重要的是,AI不能代替我們思考。

AI導致員工疏離的三項因素

一旦你能夠熟練自在地討論和提倡AI的採用,接下來要讓基層員工產生熱情,這並非易事。想要有效地領導,你必須理解為何AI會造成員工與管理階層之間的裂痕;員工的實際感受與你期望的員工感受之間會有一道鴻溝,你也必須設法搭橋跨越。而且如果組織有一群人掌管AI,另一群人甚至根本不懂AI,你還必須防範因此產生的地盤意識與部落心態。

員工之所以感到疏離,有3個共通原因。

員工失去自主性,充斥負面思考。不久之前,我的一位同事向來往銀行申辦信用卡。行員協助她將所有資訊輸入一套電腦程式,再由程式執行演算法來決定是否符合資格。這位同事擁有高收入與良好信用,因此當行員告知演算法判定她不符合資格時,她非常驚訝。她要求解釋,行員表示該項決定是根據事實自動執行,因此他沒辦法再多做什麼。行員最後還喃喃說道:他又不是機器,怎麼能指望他理解演算法做出的決定?這樣的說法顯示這位行員覺得自己無法掌控手邊的工作,因此心態明顯消極,無意幫助我同事理解演算法的決定,結果就是糟糕的顧客服務與錯失的商機。

當你將簡易的任務自動化,卻將困難、對情緒有嚴格要求的任務保留給人類,員工的身心健康就會受到負面影響。喬治亞州立大學(Georgia State University2021年一項研究顯示,工作場所的自動化程度愈高,員工的健康與工作滿意度也就愈低。

員工不了解AI、抗拒AI人們偏好的工作伙伴與請益對象通常會是人類,不會是AI。你應該要察覺這種偏好,體認員工對於這項科技的反應會是感性的,而非理性的;就算AI證明自身能力超越人類也是如此。

體認員工對於AI的反應會是感性而非理性,就算AI證明自身能力超越人類也是如此。

如果想要讓AI的採用更具包容性,你對於人類與AI的互動,就必須既是調停者、也是促成者。你還應該確認員工會得到充分的支持與訓練,一方面能夠與AI系統有效互動,一方面一旦互動出問題,他們可以向特定人士求助。如果員工真心感覺你將他們容納到AI合作計畫中,他們對AI的反感就會降低。

無法營造包容性可能會導致員工積極抗拒。舉例而言,亞馬遜(Amazon)包裝中心的員工改由AI演算法「監督」之後,工作時更容易受傷。這些員工被迫要達成高生產力目標,沒什麼機會休息,如果無法達標就可能不分青紅皂白,直接被解雇。他們深感挫折,於是聯名請願,在倉庫外面集結,齊聲高呼口號「我們不是機器人!」一位員工一針見血:「他們只在乎生產力,不在乎員工。他們在乎機器人超過員工。」

如果你想要避免員工對於引進AI產生抗拒感,就必須將他們推出舒適圈,而且一定要讓他們了解你為什麼要這麼做,也要讓他們知道你打算在這個轉型期間怎麼照顧他們。你應該要保持耐心,因為員工需要一段時間和心力才能夠熟悉AI,了解AI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工作。

AI會導致業務各自為政。除了引發員工抗拒,AI的採用也可能傷害組織的包容性,原因是它會以3種方式深化組織裡各自為政的現象。

首先,理解與操作AI系統需要深度專業,通常只有科技團隊才會具備,其他部門(例如人資、營運與行銷)的員工與AI互動可能非常困難,但他們又需要實務知識來運用AI,幫助自己達成業務目標。

第二,數據的擁有與存取可能會引發部門之間的爭議。AI系統非常倚賴數據來進行訓練與決策,但個別部門可能擁有自己的數據儲存庫,而且不願意或者無法與其他部門分享。

第三,AI對不同團隊會造成不同衝擊:有些團隊可能比其他團隊更覺得AI好用,有些團隊用AI來自動化的任務可能比其他部門還多。當不同的團隊對AI的採用有不同的威脅感(或協助感),它們可能就會出現各自為政的行為,為了保護自身利益而避免協作與分享資訊。

員工抗拒往往會導致組織出現一種情形,AI專家與商業專家各做各的工作。人們的心態會閉關自守,活在自身的專業領域中。當不同的孤島以不同方式採用AI,資源可能會重複配置或者沒有得到充分利用,因此限制了領導人將這項科技擴大運用到整個組織的能力。團隊可能會彼此獨立蒐集、儲存,與管理數據,導致數據相互矛盾、多餘過剩,或者數據集不完整。這種狀況會阻礙你充分發揮數據的潛力。當部門各自為政,跨職能協作與跨領域問題解決都會是緣木求魚。你做為一位包容性領導人的職責,是強調協作的重要性、努力落實科技與組織的解決方案,例如運用雲端工具將數據集中處理,以便進行分析。

為了因應這些挑戰,你必須調整組織的文化。

更有效、也更包容的AI採用模式

做為一位企業領導人,你必須讓員工覺得自己是有完整能力的組織成員:在每一項自動化流程裡與AI協作時,都能工作得像一個人。舉例來說,AI能夠快速為新程式提供程式碼,但是對於修補安全漏洞與其他錯誤,人類員工仍然不可或缺。

有一種包容性的做法會讓員工覺得自己能夠掌控採用過程、降低對這項科技的反感,並提升對它的信任。這些成果有助於將AI更有效率地整合進員工的工作流程,也更有可能在整個組織創造價值(而不是只達到各自孤立、因此大打折扣的效果)。想要達成這些成果,組織必須持續奉行4項實務。

為社交連結闢出空間與時間。人們和AI一起工作時會花許多時間待在電腦螢幕前與機器溝通,因此限制了他們與其他人類的互動。2022年皮尤研究中心(Pew Research Center)一項調查顯示,人們對於AI進入生活最主要的顧慮之一,就是AI會導致他們與其他人隔離。你身為領導人有一項重大職責,就是培養員工的社交連結,方法包括在組織內與組織外舉辦活動、成立線上社群。以線上核保人員為例,他們核發保單時往往完全沒見過申請人。保險公司可以請他們每星期與其他核保人員、AI系統建立者見面,討論可能的改進之道。Uber的司機時時受到演算法監督,因此覺得自己被剝奪了人類身分,於是現在Uber讓他們在需要協助或發生問題時,可以打電話給組織其他人進行討論。

對於如何解除員工與AI一起工作時的孤獨感,名列《財星》(Fortune500大的乳製品公司Land O'Lakes提供一個絕佳的例子。它從2017年開始進行AI轉型,將一部分的大宗商品預測(commodity forecasting)與傾向建模(propensity modeling)工作自動化。公司領導人非常重視與基層員工討論即將來臨的挑戰,讓他們能夠普遍理解這項專案的各種可能性與限制,並向他們保證,公司不會為了科技而科技。各個部門的團隊相互協調,不過公司領導人每星期也與各個事業單位進行面對面接觸,處理任何情緒上或者工作程序上可能已經出現的挑戰。這項做法是該公司AI轉型成功的關鍵原因,它讓員工有機會表達憂慮、質疑做法,以及提出任何其他心裡的想法。

促使科技團隊與非科技團隊協作。做為一位熟悉AI的領導人,你知道成功的人類與AI協作會跨越不同領域。你的科技專家與商業專家不應該退守各自的角落,無論是實體抑或虛擬的角落。因此為了採用AI,你應該組成多元的團隊,讓它們彼此合作。舉例而言,商業專家可以向科技專家解釋必須達成哪些目標,科技專家則可以建議必須採用哪一種AI系統。此外,人資可以幫助員工熟悉他們即將使用的AI系統,還有即將需要的技能;營運人員可以專注將人類與AI協作的整個工作流程整合到組織結構之中。

成功的人類與AI協作會跨越不同領域。你的科技專家與商業專家不應該退守各自的角落,無論是實體抑或虛擬的角落。

想要領導如此多元的團隊,你的溝通方式必須能夠團結而不是分裂團隊成員,容許與整合多元的觀點,以及找出障礙,以免使協作複雜化或是無法進行。做為一位企業領導人,首先你可以對科技團隊與商業團隊解釋組織的需求,然後說明科技專家要如何參與商業流程來達成目標。你應該要針對如何因應挑戰、找出模式、將重大問題分解為小問題、找出共同的工作方法等問題,嘗試為兩個團隊建立起共通的語言和理解。如果沒有共通的語言,你的團隊可能無法產生凝聚力,你試圖培養的包容性文化也可能逐漸消散。

在我的一項諮詢專案中,我觀察一位跨國金融機構的科技長如何向公司介紹新的科技策略。他的簡報才開始幾分鐘,執行長就將他打斷,表示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,要求他以3個重點簡單扼要說明。這對科技長而言相當難堪,科技團隊從此退卻,IT部門不再嘗試與高階主管溝通。執行長在高階主管之間信譽掃地,大家知道他無力帶領銀行完成這項AI採用專案。他沒有做到熟悉AI,沒有將AI與公司的目的連結;最糟糕的是,他沒有培養出包容心態,因此無法幫助科技長與商業部門相互理解溝通。可想而知,這項專案宣告失敗,執行長也在隔年離開公司。

團隊混合編組如果做法得當,不僅可以從根本上提升一家公司的科技,還可以增進它的整體文化。農業設備製造商CNH Industrial的領導階層在2017年決定,公司要建立大量由AI推動的自動化能力,此外還要將顧客與公司內外的合作伙伴連結起來,將CNH提升為一家服務導向的公司。

它的高階主管在推動轉型時,首先與商用車輛、特定產業車輛、IT,以及營運等單位的員工談話。公司在現有的IT組織中設立數位顧問,並組成一支新的數位團隊,來支援目前進行中的策略、實施與執行。藉由建立跨領域的團隊,並讓它們持續參與整個轉型過程,CNH得以快速採用(或者汰除)實驗性的做法。它降低開發人員與企業主之間的障礙,也讓既定時程的工作能得到即時回饋。

持續培養你自己的領導技能。要讓員工覺得自己被容納到你的AI採用專案中,你必須考量他們與AI打交道時的不確定性與不安。做為一位熟悉AI的領導人,你應該要讓員工覺得你願意打開耳朵聆聽他們的顧慮。我的研究指出,如果領導人能夠保持謙卑、展現這種開放心態,員工會更願意信任AI、與AI互動。

以微軟(Microsoft)執行長薩帝亞.納德拉(Satya Nadella)為例,他非常擅長運用同理心來增進包容。他在2014年升任執行長之初,就說服員工相信無論微軟過去如何成功,他們都應該對新構想、其他工作方式保持開放心態。請員工改變思考方式需要勇氣,但這也顯示謙卑的重要性——不要害怕接收他人的回饋意見。領導人的謙卑態度會鼓勵員工時常與不同部門的專家交流,好讓他們理解與認同目前在組織裡發揮作用的各種觀點。

你還必須引導員工來理解AI。人類與AI的互動若要能夠做到真正的協作,員工需要強大的架構來思考如何與智慧型機器一起工作。以飛航安全為例,駕駛員需要接受更多的訓練,才能與協作式自動駕駛系統一起駕駛飛機。資深飛安事故調查員謝姆.芒奎斯特機長(Captain Shem Malmquist)在2022年對《連線》(Wired)雜誌表示,這是因為他們「心裡不但要對飛機和它的主要系統有概念,也要對飛行自動化的運作方式有概念」,才能夠處理可能引發空難的問題。唯有當員工對自身與AI工具的強項與弱項有明確概念,他們才會理解AI將如何提升他們的工作。

獎勵員工扮演好人類的角色。員工會想要你告訴他們,你如何看待他們在人類與AI協作過程扮演的角色。他們也會想要知道,對於協作創造的價值,自己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。人類與AI協作要獲得成功,你必須制定清楚的準則,說明哪些人會因為什麼事情得到肯定。否則員工可能覺得你不但忽視他們的貢獻,也將專案的成功大部分歸因於AI

為了確保員工感受到包容,可以讓他們分享因為AI創造價值而得到的獎勵。你要強調就你的觀點來看,人類對於AI的表現至關重要,因此值得給予適當的肯定。就算只是給全公司發送一封電子郵件,肯定與讚揚某人的成就,也能夠大幅提升士氣。

展現AI時代的領導力

AI的採用是一個複雜的過程,有賴於所有相關員工的學習、提問與協作。你的公司要如何成功採用AI,取決於員工的科技敏銳度、你的預算,和其他許多關鍵因素。然而我建議的做法適用任何一家公司,協助它們將這個過程最佳化。

首先,經理人對於AI要擁有恰到好處的知識,能夠自信地向團隊傳達AI的重要性。然後,經理人需要經常在跨領域的事業單位之間,將人與人連結起來,而且開會時也要讓每個人覺得能夠暢所欲言。這類集會為經理人提供絕佳的機會,可以展現脆弱、表達自身的疑惑,甚至只是傾聽同事抒發不滿。當你的轉型已經上路,公司也把重點放在AI最佳化,而不只是AI的實施,你就要獎勵員工做出人類獨有的貢獻。如果他們不覺得自己受到珍視與尊重,你的AI轉型計畫就注定失敗。

文章來源:哈佛商業評論 6月號